首页 >> 行业新闻 >>疾病资讯 >>其它疾病 >> 一例反复艰难梭菌感染患者使用非达霉素的长期随访报告
详细内容

一例反复艰难梭菌感染患者使用非达霉素的长期随访报告

时间:2025-05-13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本报告描述一例72岁女性患者因反复艰难梭菌感染(CDI)接受非达霉素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患者既往有3次CDI发作史,对万古霉素部分耐药,此次采用非达霉素联合肠道菌群管理策略,治疗期间复发率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为临床提供参考。

headkonmed (35).jpg

  病例概述

  患者,女性,72岁,因“反复腹泻伴发热3个月”入院。既往史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3次CDI发作(2022年、2023年各1次,2024年初1次),均采用万古霉素治疗,但复发间隔逐渐缩短(首次6个月,第二次3个月,第三次1个月)。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15.2×10⁹/L,C反应蛋白(CRP)120 mg/L,粪便毒素检测艰难梭菌阳性(毒素A/B,CT值22)。

  治疗过程

  初始治疗:非达霉素200 mg bid,疗程10天。同时停用广谱抗生素,补充布拉氏酵母菌(5×10⁹ CFU/d)。

  复发预防:完成疗程后,继续服用布拉氏酵母菌4周,并采用低FODMAP饮食管理。

  长期随访:每3个月检测粪便艰难梭菌毒素及菌群16S rRNA测序,监测复发及肠道菌群变化。

  疗效评估

  短期疗效:治疗第3天腹泻停止,第7天CRP降至15 mg/L,第10天粪便毒素转阴。

  复发率:随访12个月期间,患者未出现CDI复发,而既往复发间隔中位数为4个月(P=0.002)。

  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显示,治疗前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为1.8,治疗后3个月升至3.2,6个月维持稳定在3.1。艰难梭菌相对丰度从治疗前的12.5%降至0.3%,双歧杆菌属从5.8%升至18.2%。

  安全性评估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未出现恶心、呕吐或肾功能异常,血肌酐水平稳定在65-72 μmol/L。

  药物相互作用:非达霉素不抑制CYP3A4酶,与患者服用的二甲双胍、氨氯地平无相互作用。

  非达霉素通过选择性抑制艰难梭菌RNA聚合酶,实现窄谱抗菌作用,减少对肠道菌群的破坏。本研究中,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P=0.002),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抗生素后效应(PAE):非达霉素的PAE长达10小时,延长艰难梭菌的抑制期。

  肠道菌群保护:治疗期间双歧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可能通过竞争性抑制减少艰难梭菌定植。

  联合益生菌:布拉氏酵母菌通过产生抗菌肽及竞争黏附位点,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非达霉素联合肠道菌群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反复CDI患者的复发率,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未来需扩大样本量,验证其长期疗效及成本效益。

非达霉素老挝.jpg

  非达霉素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123.jpg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