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霉素作为广谱抗真菌滴眼液,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首选药物,但其副作用需通过规范用药与及时干预控制。
用药后10%-15%患者出现眼痛、异物感、灼烧感,多与药物pH值(约5.5)对角膜上皮的短暂刺激相关,症状通常在30分钟内缓解。若持续超1小时,需警惕角膜上皮损伤,需立即停药并检测角膜荧光素染色。过敏反应以结膜水肿、眼睑红斑多见,发生率约3%-5%,严重者可伴喉头水肿,需立即停用并注射肾上腺素。

长期使用(>3周)可能破坏眼表菌群平衡,导致耐药菌株滋生,研究显示此类患者继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风险增加2.3倍。用药期间需每日行裂隙灯检查,若出现前房积脓或角膜溃疡扩大,需联合头孢他啶(50mg/ml)冲洗结膜囊。
儿童因泪液分泌旺盛,药物清除率较成人高40%,建议每1小时点药1次,夜间使用眼膏维持浓度。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动物实验显示那他霉素可透过胎盘屏障,但人类致畸率尚无明确数据,建议妊娠前3个月避免使用。
轻度刺激可通过冷藏滴眼液(4℃)降低药物活性,或联合人工泪液(0.3%玻璃酸钠)稀释浓度。出现过敏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再局部涂抹氟米龙滴眼液(0.1%,每日4次),72小时内症状未缓解需转诊角膜专科。肝功能异常患者需监测血清转氨酶,若ALT超过3倍ULN,需换用伏立康唑口服制剂。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