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已知与血栓形成风险相关。血小板剂(TAS)作为ITP的二线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出血风险。然而,血栓形成是TAS治疗的潜在不良反应,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本研究共纳入了1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2,105例患者,以及29项单臂试验,涉及3,227例患者。在单臂荟萃分析中,接受TAS治疗的ITP患者总体血栓事件的汇总发生率为2.2%(95%
CI 1.0%-3.7%)。在RCT中,虽然总体、动脉和静脉血栓事件的风险比(RR)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RR 1.98,95% CI [0.80,4.92],p
= 0.141;动脉血栓RR 1.06,95% CI [0.46,2.41],p = 0.895),但TAS治疗组中的血栓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33/1425
vs. 4/680)。
亚组分析显示,与Eltrombopag、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等其他TAS相比,Romiplostim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在血栓形成风险上无显著差异。然而,亚组分析还指出,具有ITP病史(3.7%
vs. 1.3%,p = 0.132)或血栓病史(3.0% vs. 1.4%,p = 0.257)的患者,以及长时间接受TAS治疗的患者(4.7% vs.
0.1%,p < 0.001)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我们的研究发现表明,接受TAS治疗的ITP患者总体、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对较高。此外,在选择TAS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性,以尽量避免血栓形成。长期接受TAS治疗的患者、老年ITP患者或有血栓形成史的患者面临的血栓风险更高。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