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肿瘤资讯 >>白血病、淋巴瘤 >> 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评估
详细内容

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评估

时间:2024-09-23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成为慢性期(CP)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的首选方案。本研究通过网络荟萃分析(NMA)方法,系统比较了不同TKI作为CML一线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旨在为TKI的临床精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综合评估了多种TK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包括主要分子反应率(MM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各级别不良事件发生率、3级及以上血液学不良事件以及肝毒性。共纳入了25项随机对照试验,涵盖6,823名CML患者和6种TKI药物。

360截图20230423171412447.jpg

  在疗效方面,达沙替尼、尼洛替尼、雷多替尼等第二代TKI相较于伊马替尼,在提升患者MMR和CCyR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此外,800mg剂量的伊马替尼相较于400mg剂量,能更有效地提高MMR和CCyR。

  在安全性方面,各TKI之间所有级别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然而,所有TKI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3-4级血液学不良事件,如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具体而言,达沙替尼更易导致贫血,博舒替尼与血小板减少症相关,而伊马替尼则更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相比之下,尼洛替尼和氟马替尼在严重血液学不良事件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对于肝毒性,雷多替尼400mg和伊马替尼800mg分别在所有级别ALT和AST升高发生率中位居前列。

  在CML治疗中,第二代TKI相较于伊马替尼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尽管伊马替尼在安全性方面相对更优。鉴于每种第二代TKI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存在差异,并与不同的经济因素相关联,因此,选择哪种TKI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如疾病特征、合并症、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个性化决策。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