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辅助治疗旨在降低IIC-III期黑色素瘤切除后患者的高复发风险。BRIM8研究聚焦于评估维莫非尼单药辅助治疗在BRAF
V600突变阳性且已完全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的效果。

该研究纳入了498名经组织学证实的成年人(≥18岁),他们患有IIC-IIIA-IIIB期(队列1)或IIIC期(队列2)的黑色素瘤。患者通过交互式语音或网络响应系统被随机分配(1:1)至维莫非尼组或安慰剂组,接受为期52周(13个28天周期)的每日两次口服治疗,维莫非尼剂量为960mg。
队列2包含184名患者(93名维莫非尼组,91名安慰剂组),队列1包含314名患者(157名维莫非尼组,157名安慰剂组)。队列2的中位研究随访时间为33.5个月,队列1为30.8个月。
在队列2(IIIC期患者)中,维莫非尼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为23.1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5.4个月,但风险比(HR)0.80(95% CI
0.54-1.18)和对数秩p值0.26表明差异不显著。在队列1(IIC-IIIA-IIIB期患者)中,维莫非尼组未达到中位DFS,而安慰剂组为36.9个月,HR为0.54(95%
CI
0.37-0.78),对数秩p值为0.0010,显示出有利于维莫非尼的趋势;然而,这一结果需谨慎解读,因为队列2作为主要DFS分析的先决条件,并未显示出显著的DFS获益。
安全性方面,维莫非尼组247名患者中有141名(57%)发生了3-4级不良事件,而安慰剂组为37名(15%)。维莫非尼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包括角化棘皮瘤、关节痛、鳞状细胞癌、皮疹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严重不良事件在维莫非尼组中报告了40名(16%),安慰剂组为25名(10%),最常见的为基底细胞癌。
综上所述,队列2未达到DFS的主要终点,而队列1的分析虽显示出维莫非尼在IIC-IIIA-IIIB期患者中的DFS数值优势,但这一发现仅具有探索性意义。维莫非尼辅助治疗1年的耐受性尚可,但对于该患者群体可能并非最优选择。因此,对于BRAF
V600突变阳性且已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维莫非尼作为辅助治疗的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据悉,维莫非尼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具体用药还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