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 G12C突变作为多种实体瘤,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结直肠癌中的常见驱动因素,其治疗一直是癌症研究领域的重点。近年来,KRAS
G12C抑制剂如索托拉西布(Sotorasib)和阿达格拉西布(Adagrasib)的问世,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本文旨在综合分析这两种抑制剂在KRAS
G12C突变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1. 客观缓解率(ORR)
综合分析纳入的18项研究,涉及1224名KRAS G12C突变实体瘤患者,结果显示索托拉西布和阿达格拉西布合并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1%(95%
CI, 25-37%)。具体而言,索托拉西布在先前接受过治疗的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ORR为37.1%;而阿达格拉西布在相似患者群体中的ORR则高达45.3%,显示出更优的肿瘤缩小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具有KEAP1共突变的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ORR显著低于KEAP1野生型患者(OR:0.35,95%
CI:0.16-0.77),表明KEAP1突变可能是预测治疗反应不佳的生物标志物。
2. 疾病控制率(DCR)
合并的疾病控制率(DCR)为86%(95% CI, 82-89%),表明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KRAS
G12C抑制剂治疗后,其肿瘤生长得到了有效控制或稳定。特别是阿达格拉西布,其在多种实体瘤中的DCR高达86.3%,显示出强大的疾病控制能力。
在安全性方面,3级以上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为29%(95% CI,
23-36%)。索托拉西布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肝功能异常、疲劳和咳嗽等,大多数为轻至中度;而阿达格拉西布的不良反应则更多且严重,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关节痛、肌肉酸痛、头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52%。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或中断用药。
KRAS G12C抑制剂索托拉西布和阿达格拉西布在KRAS
G12C突变实体瘤患者中均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疾病控制率。然而,KEAP1等共突变状态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反应,提示未来在治疗前进行基因共突变检测的重要性。此外,尽管阿达格拉西布在疗效上表现出一定优势,但其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需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综上所述,KRAS G12C抑制剂索托拉西布和阿达格拉西布为KRAS
G12C突变实体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在治疗决策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肿瘤特征、基因共突变状态以及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等因素。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期待能为这类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