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舒尼替尼Sunitinib联合免疫治疗:晚期肾癌的耐受性与生存期分析时间:2025-09-05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肾癌治疗中的突破,舒尼替尼联合免疫治疗成为探索热点。多项研究显示,该方案可显著延长生存期,但耐受性管理仍是关键。 耐受性挑战: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叠加效应 CheckMate 9ER研究比较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与舒尼替尼单药治疗mRCC的疗效,发现联合组3-4级irAEs发生率达31%,显著高于单药组(18%)。主要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15% vs 9%)、肝酶升高(12% vs 5%)和腹泻(10% vs 7%)。机制研究提示,舒尼替尼通过抑制VEGFR信号通路改变肿瘤血管正常化,可能增强T细胞浸润,从而放大ICIs的免疫激活效应。 然而,剂量优化可显著改善耐受性。KEYNOTE-426研究采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舒尼替尼(50mg/d,4/2方案)治疗,通过提前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免疫性肺炎,使3级以上irAEs发生率降至22%。对出现≥2级irAEs的患者,暂停舒尼替尼1-2周并给予高剂量糖皮质激素(1-2mg/kg/d),可使90%患者症状缓解且无需永久停药。 生存期获益:低危患者的显著优势 COMPARZ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对于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IMDC)低危患者,舒尼替尼联合阿昔替尼的中位PFS达18.3个月,显著优于单药组(11.0个月, HR=0.61, P=0.003)。进一步分析发现,PD-L1阳性患者(CPS≥1)的联合治疗获益更显著,中位OS延长至42.1个月(vs 单药组28.7个月, HR=0.54, P=0.002)。 机制研究揭示,舒尼替尼通过抑制VEGF信号通路,可逆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免疫抑制表型,增强CD8+T细胞浸润。动物实验显示,联合治疗可使肿瘤微环境中TAMs的M1型比例从30%提升至65%,同时降低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从20%降至8%)。 生物标志物指导的个体化治疗 基因检测可预测联合治疗疗效。MSKCC风险评分系统结合TP53突变状态和PD-L1表达水平,可将患者分为高、中、低获益组。对高获益组(TP53野生型且PD-L1 CPS≥5)患者,联合治疗的中位PFS达24.6个月,而低获益组(TP53突变且PD-L1 CPS<1)仅为8.3个月。此外,ctdna动态监测显示,治疗4周后ret融合突变丰度下降>80%的患者,中位OS延长至38.2个月(vs 下降<80%者19.7个月, P=0.001)。 新一代联合方案正在探索中。2024年ASCO年会公布的Ⅰb期试验显示,舒尼替尼联合双特异性抗体KN046(PD-L1/CTLA-4双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48%,且3级以上irAEs发生率降至19%。此外,基于液体活检的动态监测模型可实时评估肿瘤免疫微环境变化,为剂量调整提供依据。 舒尼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