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卡博替尼联合PD-1抑制剂:肾细胞癌患者的持久缓解与肝毒性监测时间:2025-09-04 纳武利尤单抗(PD-1抑制剂)联合卡博替尼的免疫-靶向方案已成为晚期肾细胞癌(RCC)一线治疗新标准。CheckMate-9ER研究最新数据显示,该方案可带来持久生存获益,但肝毒性等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需重点监测。 持久缓解的生存数据 中位随访67.6个月的长期结果证实,联合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S)达46.5个月,较舒尼替尼组延长11个月(HR=0.60)。客观缓解率(ORR)达55.7%,其中完全缓解(CR)率13.9%,显著高于舒尼替尼组的4.6%。值得注意的是,60个月时联合治疗组仍有22.0%的患者保持缓解,而对照组仅为10.0%,提示深度缓解的持久性优势。 肝毒性的发生规律 肝损伤是联合治疗最常见的3级以上irAE,发生率为11%。时间分布显示,肝酶升高多出现于治疗前12周,中位发生时间为6.3周。ALT/AST升高模式具有特征性: 免疫性肝炎型(占62%):ALT/AST升高伴IgG升高,肝活检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血管损伤型(占28%):AST/ALT比值>2,伴胆红素升高; 混合型(占10%):兼具上述特征。 严重肝损伤(≥3级)患者中,83%可通过停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恢复,但需警惕慢性肝损伤风险——约15%的患者在停药6个月后仍存在ALT持续异常。 监测与管理策略 基线评估:治疗前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排除潜在肝病基础。 动态监测:前3个月每2周检测肝功能,之后每月监测;出现1级肝损伤时加测总胆红素和INR。 分级处理: 1级:继续治疗,加用熊去氧胆酸; 2级:暂停卡博替尼,启动泼尼松0.5mg/kg/日; 3-4级:永久停药,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2mg/kg/日,必要时考虑肝移植评估。 最新研究提示,基线高M2型巨噬细胞特征的患者肝损伤风险增加2.3倍,未来可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实现个体化监测。该联合方案通过"免疫激活+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机制重塑肿瘤微环境,但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精准管理是关键。 卡博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