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曲康唑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显示出浓度依赖性的早期抗血管,代谢和抗肿瘤作用时间:2020-08-31 伊曲康唑已被重新用作多种恶性肿瘤的抗癌治疗剂。在临床前模型中,伊曲康唑具有抗血管生成特性,并抑制Hedgehog(Hh)通路活性。研究人员进行了试验,以确定伊曲康唑对人类患者的生物学作用。 试验招募了计划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天两次口服10-14天伊曲康唑300mg。患者接受了动态对比增强的MRI和血浆收集,以进行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分析。分析了来自治疗前活检,手术切除和皮肤活检的组织中伊曲康唑和羟基伊曲康唑的浓度以及血管和Hh通路的生物标志物。 招募了13名患者。伊曲康唑的耐受性良好。伊曲康唑和羟基伊曲康唑的稳态血药浓度在患者之间显示出6倍的差异。肿瘤组织中的伊曲康唑浓度随血浆浓度趋于并超过血浆浓度。较高的伊曲康唑水平与肿瘤体积减小和肿瘤灌注减少、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b和GM-CSF减少以及肿瘤中的微血管密度降低明显相关。伊曲康唑治疗的肿瘤也表现出明显的代谢特征。伊曲康唑处理不会改变GLI1和PTCH1 mRNA的转录。不能根据患者体型的大小、肾功能和肝功能预测伊曲康唑的浓度。 结论:伊曲康唑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浓度依赖性的早期抗血管,代谢和抗肿瘤作用。随着固定剂量癌症治疗方法数量的增加,可能需要注意患者之间的PK和药效学差异。 来源:https://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20/08/26/1078-0432.CCR-20-1916 原文编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