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布昔替尼真实世界研究AHEAD: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瘙痒缓解率达60%时间:2025-04-29 阿布昔替尼(Abrocitinib)作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在特应性皮炎(AD)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通过解析AHEAD研究数据,探讨其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AHEAD研究设计 患者群体:纳入中国40个中心314例中重度AD患者,其中60%为青少年及成人,40%为儿童。 治疗方案:阿布昔替尼100 mg/d或200 mg/d,持续治疗12周。 主要终点:第2周瘙痒峰值数字评分量表(PP-NRS)应答率(瘙痒评分下降≥4分),第12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75)应答率。 疗效数据 瘙痒缓解:治疗第2周,100 mg/d组和200 mg/d组的PP-NRS应答率分别为58.3%和62.7%,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3.4%,P<0.001)。 皮损改善:第12周,EASI-75应答率达61.6%,其中200 mg/d组为65.2%,100 mg/d组为58.0%。 生活质量提升:研究者总体评分(IGA)成功(IGA 0/1)的患者比例为38.2%,瘙痒睡眠量表(ISS)评分较基线下降67%。 安全性分析 总体安全性: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为1.9%,主要为痤疮(3.5%)和鼻咽炎(2.2%),无心血管事件或血栓形成。 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肝酶水平无显著变化,提示阿布昔替尼的安全性优于传统JAK抑制剂。 长期随访:24周扩展研究显示,瘙痒缓解率和皮损改善持续维持,且未出现新发安全性信号。 中国患者数据亮点 快速起效:中国患者瘙痒缓解的中位时间为4天,较全球数据缩短2天,可能与亚洲人群对JAK1抑制更敏感相关。 头颈部皮损优势:头颈部受累患者(占35%)中,EASI-75应答率达68%,较全身皮损患者高12%。 生物标志物关联:基线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水平≥500 pg/mL的患者,EASI-75应答率提高20%。 临床应用建议 一线治疗选择:对于中重度AD患者,尤其是瘙痒剧烈或头颈部受累者,阿布昔替尼可作为优先选择。 剂量调整:体重≥60 kg的患者可考虑200 mg/d起始,体重<60 kg者从100 mg/d开始,根据疗效和耐受性调整。 联合治疗:与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联用,可进一步提高皮损清除率。 AHEAD研究证实,阿布昔替尼在中国中重度AD患者中具有高效、安全的治疗优势,为瘙痒管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阿布昔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