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美吉泮:偏头痛急性治疗与预防的双重作用机制时间:2025-04-29 瑞美吉泮(Rimegepant)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偏头痛急性治疗与预防的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其受体结合,终止偏头痛发作并降低发作频率。本文结合临床研究数据,解析其双重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治疗机制 阻断CGRP通路:偏头痛发作时,三叉神经节释放CGRP,导致血管扩张、神经源性炎症及疼痛信号传递。瑞美吉泮通过高选择性拮抗CGRP受体,抑制CGRP介导的血管舒张和炎症反应。 临床证据:303研究纳入1466例偏头痛患者,按需服用瑞美吉泮75 mg后2小时,无痛率达21%(安慰剂组11%,P<0.001),无最困扰症状(MBS)患者比例35%(安慰剂组27%,P<0.001)。 起效速度:口服后30分钟起效,Tmax中位数较片剂快30分钟,生物利用度与片剂相当。 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瑞美吉泮可减少谷氨酸、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激活,降低疼痛信号传导。 预防性治疗机制 持续抑制CGRP信号:每隔一天口服75 mg瑞美吉泮,通过长期阻断CGRP受体,减少偏头痛发作的触发因素。 临床证据:201研究随访52周显示,瑞美吉泮组每月偏头痛天数(MMD)减少3.9天,安慰剂组减少2.1天(P<0.001);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改善0.12分(P<0.001)。 安全性:长期治疗中,因不良反应停药率仅2.3%,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4.1%)。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通过减少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偏头痛的易感性。 双重作用优势 患者依从性:口腔崩解片(ODT)剂型无需用水,服用方便,适合急性期快速缓解及长期预防。 安全性:与曲普坦类药物相比,无血管收缩作用,不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与CGRP单克隆抗体相比,无注射相关不良反应。 经济学效益:年治疗费用(约1.2万-2.4万元)低于CGRP单克隆抗体(2.4万-3.6万元),更具成本效益。 瑞美吉泮通过靶向CGRP通路,实现了偏头痛急性治疗与预防的双重突破。其快速起效、长效作用及良好的安全性,为偏头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对传统药物反应不佳或存在心血管禁忌的患者。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