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血病一线治疗方案:伊布替尼+维奈克拉,疗效和安全性如何?伊布替尼已纳入医保时间:2021-05-21 研究表明:brutinib(亿珂®,伊布替尼)与venetoclax(唯可来®,维奈克拉)具有互补的作用机制。 2017年8月,ibrutinib(亿珂®,伊布替尼)在中国首次获批,作为一种单药疗法,用于治疗: (1)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2)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3)作为单药疗法,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或者不适合接受化学免疫治疗的患者的一线治疗;(4)与利妥昔单抗联用,用于WM患者的治疗。伊布替尼已纳入国家医保。 2020年12月,venetoclax(唯可来®,维奈克拉)在中国获批,与阿扎胞苷联合用于治疗因合并症不适合接受强诱导化疗,或者年龄75岁及以上的新诊断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近日,公布了II期CAPTIVATE(PCYC-1142,NCT02910583)研究固定疗程队列的首批数据。 II期CAPTIVATE研究固定疗程队列首批数据: CAPTIVATE研究在年龄≤70岁、先前没有接受过治疗(naive,初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中开展,包括有高危疾病的患者。在固定疗程队列(n=159,中位年龄60岁)中,所有患者接受3个月的Imbruvica导入治疗,随后是12个月的Imbruvica+Venclexta联合治疗,然后停止治疗,不论微小残留病(MRD)状态如何。该队列中,超过90%的患者完成了12个疗程的Imbruvica+Venclexta联合治疗。 在中位随访27.9个月的随访中,在整个患者群体中,完全缓解率(CR)为56%(n=88,95%CI:48-64),在高危亚组中是一致的。在病情获得CR的患者中,有89%的患者有至少一年的持续CR;在剩余的11%患者中,1例病情发生进展,其余缓解随访不到一年的患者无法评估。 总缓解率(ORR)为96%。接受Imbruvica+Venclexta固定疗程方案的患者中,估计的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未突变IGHV患者中为93%(95%CI:85-97)、突变IGHV患者中为95%(95%CI:88-99)。所有治疗患者中,24个月总生存率(OS)为98%(95%CI:94-99)。分别有77%和60%的患者实现了任何时候在外周血和骨髓中都无法检测到微小残留病(uMRD)。 值得注意的是,94%的基于肿瘤负荷的高基线肿瘤溶解综合征(TLS)风险患者在Imbruvica导入治疗后转为中或低风险,没有发生TLS事件。不良事件(AE)主要为1/2级。1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3%)、感染(8%)、高血压(6%)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5%)。因不良事件而停药的频率很低(Imbruvica为3%)。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海得康医学顾问咨询电话:400-001-9769,15600654560(微信同号)。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具体处理办法还是要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处理。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