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知识 >>乳腺癌 >>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案及靶向药贝伐单抗
详细内容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案及靶向药贝伐单抗

时间:2017-06-23     作者: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案及靶向药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83年Bokhman等对3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做了回顾性研究,首次提出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种类型的观点,即Ⅰ型(雌激素依赖型)与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又称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两型子宫内膜癌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组织类型、手术切除范围、术后补充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有不同。本文就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治方面的注意事项做一阐述。

  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的特殊性

  1. 临床特征

  Ⅱ型子宫内膜癌,即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虽然只占子宫内膜癌的10%~20%,却构成子宫内膜癌相关死亡的50%。该型子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后年老体瘦的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65~72岁,与雌激素作用无关,很少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未产、绝经延迟等高危因素。确诊时多为晚期,即使宫腔内病灶较小,也易发生深肌层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和子宫外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病理类型的预后极差,Ⅰ~Ⅱ期的5年生存率为35%~50%,Ⅲ~Ⅳ期为0~15%。子宫浆液性癌患者除阴道流血症状外,尚可出现类似卵巢癌表现的盆腔肿块和中量腹腔积液,因此对于老年女性主诉为盆腔包块、腹腔积液,初诊时需警惕可能为子宫浆液性癌。神经内分泌癌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可能会出现伴癌综合征,包括视觉障碍、身体异常出汗及肾小球肾炎等。另外,还有少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宫颈涂片异常。

  2.组织病理及分子病理特征

  Ⅱ型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浆液性癌,其他还包括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去分化癌及癌肉瘤等。2014年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取消了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等发病率极低的病理类型,并将小细胞癌列入神经内分泌肿瘤,增加了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

  手术范围的特殊性

  两项针对ⅠA期子宫浆液性癌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接受全面分期手术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高于未接受全面分期手术的患者。近年来国内大多数专家也十分强调全面手术分期对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性,手术范围须包括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最好达肾静脉水平,至少达到肠系膜下动脉水平)和大网膜切除,即按照卵巢恶性肿瘤的原则来进行;晚期患者行最大程度的肿瘤减灭术。并强调该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不推荐保留生育功能。

  术后靶向治疗药物

  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目前仅限于临床试验。2015年以后NCCN指南开始推荐将贝伐单抗用于复发、晚期转移患者的治疗。2015版FIGO指南也指出抑制血管生成路径相关分子的药物如贝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更多靶向药药品信息及购药渠道,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综上所述,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虽发病率低,但早期容易发生宫外转移,病死率高,预后差,为子宫内膜癌主要的死亡原因。术前MRI检查对于评估病变范围具有重要价值;全面手术分期强调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和大网膜切除;术前可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多数需要补充化疗及靶向放疗,化疗的效果优于放疗,部分患者可选用靶向药物治疗。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帮助国内患者选择更新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

未标题-1.gif 

1496739161863328.jpg


医药知识
更多

新闻中心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