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那莫林对日本晚期胃肠道癌症合并恶病质患者的疗效研究时间:2025-07-09 本研究旨在探究阿那莫林对日本晚期胃肠道癌症(结肠、直肠、胃或胰腺)合并恶病质患者的治疗效果。49 名患者接受阿那莫林 100 毫克 / 日,为期 12 周的治疗。结果显示,63%(31 名)患者瘦体重增加,平均增加近 2 公斤,第 3 周起显现效果,同时患者食欲和整体体重得以改善,且药物未引发大量严重副作用。表明阿那莫林可助力此类患者增加体重、恢复食欲并改善营养状况,这一成果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 一、引言 癌症恶病质是晚期胃肠道癌症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食欲不振、严重体重减轻、体脂减少及肌肉流失等症状,极大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期。此前研究已证实阿那莫林在改善食欲、增加瘦体重和整体体重方面具有一定潜力,但在日本晚期胃肠道癌症合并恶病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旨在明确阿那莫林对该类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 二、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符合标准的日本晚期胃肠道癌症(包括结肠、直肠、胃或胰腺癌症)合并恶病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恶病质诊断依据国际通用标准,即存在食欲不振,且 6 个月内体重下降≥5%,或体重指数(BMI)<20 kg/m² 同时伴有肌肉量减少。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无法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最终纳入 49 名患者。 (二)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接受阿那莫林治疗,剂量为每日 100 毫克,口服,持续治疗 12 周。治疗期间,除必要的支持治疗外,不使用其他可能影响体重和食欲的药物。 (三)观察指标与评估方法 体重相关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 3 周、第 6 周、第 9 周和第 12 周测量患者的瘦体重(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等方法)和整体体重,记录体重变化情况。 食欲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让患者根据自身食欲状况在 0 - 10 分的标尺上进行评分,0 分为完全无食欲,10 分为食欲正常,分别在治疗前及各时间节点进行评估。 安全性评估: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所有不良事件,依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进行分级,评估药物安全性。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瘦体重变化 治疗 12 周后,49 名参与者中有 31 名(63%)瘦体重增加,平均增加量接近 2 公斤。从治疗第 3 周开始,患者瘦体重就呈现出明显增加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瘦体重增加效果持续保持。 (二)食欲和整体体重变化 患者食欲在治疗后显著改善,治疗第 3 周时,食欲 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且在后续治疗过程中持续保持改善状态。同时,整体体重也呈现增加趋势,治疗 12 周后,患者平均体重较治疗前增加 [X] 公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安全性评估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多为轻度或中度,未出现大量严重副作用。常见不良事件包括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未影响治疗进程。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阿那莫林对日本晚期胃肠道癌症合并恶病质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增加患者瘦体重和整体体重,恢复患者食欲,改善营养状况。63% 的患者瘦体重增加,且从治疗第 3 周起就有明显效果,这与以往研究中阿那莫林具有促进合成代谢、增加肌肉量的作用机制相符。阿那莫林通过与生长素释放肽受体结合,刺激食欲、调节能量代谢,从而实现体重增加和营养状况改善 。 在安全性方面,本研究中阿那莫林未引发大量严重副作用,患者耐受性良好,这为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存在抽样误差;其次,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最后,研究观察时间仅为 12 周,缺乏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未来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进一步验证阿那莫林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其最佳治疗方案和适用人群。 五、结论 本研究证实,阿那莫林能够帮助日本晚期胃肠道癌和恶病质患者增加瘦体重和整体体重,恢复食欲并改善营养状况,且安全性良好。这一研究成果为阿那莫林在临床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症合并恶病质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