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曲泊帕 Eltrombopag 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剂量滴定方案时间:2025-11-1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破坏加速、生成受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因皮肤瘀斑、黏膜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传统治疗依赖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或脾切除,但部分患者对一线治疗反应不佳,且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感染等并发症。艾曲波帕作为全球首个口服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通过激活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分化路径,为ITP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持久的升血小板方案。其剂量滴定策略的核心在于“个体化调整”,需结合患者年龄、种族、肝功能及治疗反应动态优化。
初始剂量:基于种族与肝功能的精准分层 艾曲泊帕的起始剂量需严格区分人群特征。对于6岁及以上非东亚/东南亚人种的ITP患者,初始剂量为每日50mg;而东亚或东南亚人种患者,因代谢差异需减量至每日25mg。肝功能受损者(Child-Pugh A/B/C级)同样需降低起始剂量至25mg/日,若合并人种与肝功能双重因素(如东亚人种伴肝损伤),则进一步减量至12.5mg/日。儿童患者中,1-5岁群体统一采用25mg/日,6-11岁可参考成人剂量调整。这种分层设计源于药物代谢酶CYP1A2与CYP2C8的活性差异——东亚人群中,CYP1A2基因多态性导致药物清除率降低,而肝功能受损会显著延长药物半衰期,若未调整剂量可能引发血小板过度升高,增加血栓风险。 剂量调整:血小板计数与出血风险的动态平衡 治疗期间需每周监测血小板计数,根据数值变化调整剂量。若血小板升至≥100×10⁹/L且无出血症状,可逐步减量(如从50mg减至25mg);若血小板持续<50×10⁹/L或出现新发瘀斑,则需增量(最高至75mg/日)。但需注意,剂量调整并非机械性数值对应,而需综合评估出血风险。例如,一位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即使血小板计数为60×10⁹/L,若无明显出血倾向,医生可能选择维持当前剂量以避免血栓风险;反之,一位年轻患者血小板计数为40×10⁹/L但存在月经过多,则需优先增量控制出血。 特殊人群:儿童与老年患者的剂量优化 儿童患者的剂量调整需兼顾疗效与安全性。一项针对1-17岁ITP儿童的研究显示,25mg/日剂量可使60%患者血小板升至≥50×10⁹/L,且严重不良反应(如肝酶升高)发生率不足5%。老年患者(≥65岁)因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剂量调整需更谨慎。例如,一位72岁患者初始使用25mg/日后出现轻度肝酶升高,医生将其剂量降至12.5mg/日,同时加用护肝药,最终实现血小板稳定在80×10⁹/L且无出血事件。 原研药艾曲泊帕在国内月费用约8000-12000元,对长期治疗患者构成经济压力。2024年起,孟加拉碧康制药、老挝卢修斯制药等企业生产的仿制药陆续上市,这些仿制药通过WHO预认证,与原研药在活性成分、溶出度等关键指标上完全一致。
艾曲泊帕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