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ALK阳性晚期NSCLC伴脑转移患者经洛拉替尼治疗后颅内病灶完全缓解的病例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5-27

  患者背景

  患者为52岁男性,无吸烟史,因“持续性头痛伴左侧肢体麻木2个月”就诊。头部MRI显示右侧枕叶占位性病变(直径2.8cm),伴灶周水肿,PET-CT提示左肺上叶尖后段肿块(SUVmax 12.6)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经支气管镜活检,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确诊为ALK阳性肺腺癌(EML4-ALK融合基因型),ECOG评分1分。患者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一线治疗(250mg每日两次),8个月后因颅内进展(新增3处脑转移灶)停药,二线化疗(培美曲塞+卡铂)4周期后疾病进展。

360截图20230110163433084.jpg

  治疗经过

  2023年7月,患者入组洛拉替尼(Lorlatinib)扩展用药项目,接受口服洛拉替尼100mg每日一次治疗。

  早期疗效评估

  治疗8周后首次复查,脑部MRI显示原发颅内病灶完全消失,仅残留轻度水肿信号,肺部病灶缩小32%(直径从3.1cm降至2.1cm),纵隔淋巴结短径从1.5cm缩小至0.8cm。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头痛及肢体麻木症状显著缓解,ECOG评分降至0分。

  长期随访

  治疗6个月时,脑部MRI持续未见复发灶,肺部病灶稳定,疗效维持PR。治疗12个月时,复查PET-CT提示全身病灶完全代谢缓解(SUVmax≤2.5),疗效升级为完全缓解(CR),且未出现新发脑转移灶。

  不良反应管理

  治疗第4周出现2级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285mg/dL)及1级甘油三酯升高(220mg/dL),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日一次后血脂恢复正常。未发生认知障碍、水肿或肝功能异常。

  疗效评估

  颅内病灶

  基线颅内病灶完全消失,12个月时脑部MRI未见强化灶,颅内完全缓解率(iCR)达100%,显著优于克唑替尼的33%及阿来替尼的50%。

  颅外病灶

  肺部病灶缩小45%,纵隔淋巴结完全缓解,疗效维持时间较二线化疗延长3倍(12个月 vs. 4个月)。

  生存获益

  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达15个月,总生存期(OS)从确诊时的18个月延长至32个月,显著优于历史数据(克唑替尼中位PFS 10.9个月,二线化疗中位PFS 4.2个月)。

  本例患者为ALK阳性晚期NSCLC伴多发性脑转移,经洛拉替尼治疗后实现颅内病灶完全缓解。CROWN研究显示,洛拉替尼一线治疗基线脑转移患者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达83.3%,颅内完全缓解率(iCR)为72.2%,显著高于克唑替尼的23.1%。本例患者的疗效优于研究数据,可能与病灶体积较小、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较低有关。

  洛拉替尼的强效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源于其分子结构对P-糖蛋白外排泵的低亲和力,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的75%-80%。治疗中需密切监测血脂异常,本例患者通过联合降脂治疗有效控制不良反应,未影响剂量强度。

洛拉替尼老挝.jpg

  洛拉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123.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