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糖尿病合并PAD患者使用索马鲁肽后下肢血流改善的病例分享
患者背景:
患者为65岁女性,2型糖尿病病史12年,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因“间歇性跛行1年,静息痛3个月”就诊。查体示双下肢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踝臂指数(ABI)左侧0.52、右侧0.48。下肢动脉CTA提示双侧股浅动脉中段长段闭塞,胫前、胫后动脉多发狭窄。
治疗经过:
2024年1月,患者开始接受司美格鲁肽(Ozempic®)1.0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治疗,联合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及西洛他唑100mg每日两次。
早期疗效:
治疗4周后,患者自诉间歇性跛行距离从50米延长至200米,静息痛明显缓解。ABI复查示左侧0.65、右侧0.62,较基线提升25%-29%。
长期随访:
治疗12周时,患者可连续行走400米无疼痛,ABI提升至左侧0.78、右侧0.75。下肢动脉超声显示股浅动脉血流速度从基线12cm/s增至28cm/s,胫后动脉血流恢复。
代谢指标改善: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基线8.1%降至6.8%,体重下降4.2kg(BMI从30.1kg/m²降至28.8kg/m²),腰围减少6cm。
不良反应管理:
治疗初期出现轻度恶心、食欲减退,经饮食调整后缓解。未发生低血糖事件。
疗效评估:
功能改善:
最大步行距离(MWD)从基线185米增至420米,提升127%,无痛步行距离(PWD)从120米增至350米,提升192%。
血管指标:
ABI改善率达52%(基线0.50→0.765),下肢动脉血流速度提升133%。
生活质量:
VascuQoL-6评分从基线14.5分增至18.2分,SF-36生理功能评分从42分增至58分。
本例患者为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经司美格鲁肽治疗后下肢血流及功能显著改善。STRIDE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可使T2DM合并PAD患者的MWD增加40米(13%),本例患者MWD提升235米,可能与基线ABI较低、病变较重有关。
司美格鲁肽通过以下机制改善PAD:
抗炎作用:减少白细胞黏附及炎症因子释放,稳定斑块;
血管生成: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侧支循环形成;
代谢改善:减重、降糖、调脂,间接改善血管功能。
治疗中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及低血糖风险。本例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可能与联合使用西洛他唑减少胃肠道刺激有关。
司美格鲁肽为糖尿病合并PAD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合并肥胖、代谢控制不佳的患者。长期疗效及安全性需进一步观察。
据悉,索马鲁肽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具体用药还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