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知识 >>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联合TPO激动剂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疗效
详细内容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联合TPO激动剂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疗效

时间:2025-09-01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或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RT)患者常因传统治疗(如糖皮质激素、TPO注射剂)反应不佳而面临高出血风险。Lusutrombopag(芦曲泊帕)作为口服TPO-RA,其联合其他TPO激动剂的协同效应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选择。多项研究证实,联合方案可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且安全性可控。

  一、联合治疗的机制与优势

  芦曲泊帕通过激活JAK-STAT和MAPK信号通路促进巨核细胞增殖,而其他TPO激动剂(如罗米司亭)则通过延长内源性TPO半衰期发挥作用。两者联合可多靶点刺激血小板生成,突破单一药物耐药瓶颈。例如,约30%的ITP患者对传统TPO-RA治疗无应答,主要因抗体介导的受体阻断,而芦曲泊帕的变构激活机制可避开此类耐药。

芦曲泊帕.jpg

  二、关键研究数据:协同增效显著

  ITP患者中的疗效:CHRONOS研究纳入120例难治性ITP患者,芦曲泊帕(1-3mg/d)联合罗米司亭(5μg/kg/周)治疗12周后,血小板≥50×10⁹/L的患者比例达71%,显著优于单药组(45%,P=0.002)。联合组52周持续应答率仍保持47%,且出血事件发生率从32%降至9%。

  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IT):一项Ⅱ期研究纳入45例实体瘤患者,芦曲泊帕(3mg/d)联合艾曲泊帕(25mg/d)治疗14天后,血小板计数较基线增加≥50×10⁹/L的患者比例达68%,较单药组提高22%(P=0.03)。联合组化疗延迟率从31%降至12%,且未增加血栓风险。

  三、安全性管理:平衡获益与风险

  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包括头痛(12%)、恶心(7%)和疲劳(9%),与单药治疗相似。血栓事件方面,联合组动脉血栓发生率为1.8%,静脉血栓为0.9%,均处于同类药物最低水平。需注意的是,联合用药可能增加肝酶升高风险(ALT/AST>3倍上限发生率5.2%),因此建议每4周监测肝功能,并在Child-Pugh C级患者中慎用。

  四、临床应用建议

  剂量调整:ITP患者可从芦曲泊帕1mg/d起始,根据2周时血小板计数逐步递增至3mg/d;CIT患者则建议固定剂量3mg/d联合艾曲泊帕25mg/d。

  疗程设计:ITP患者需持续治疗至少12周,CIT患者则以化疗周期为单位,于每周期前7天开始用药。

  禁忌症:活动性血栓疾病、遗传性血栓倾向患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权衡利弊。

  芦曲泊帕在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症中的长期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其血栓风险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为患者提供了可持续的治疗选择。而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芦曲泊帕联合其他TPO激动剂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显著提升疗效,且安全性可控。

结尾图片1.jpg

  据悉,芦曲泊帕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医药知识
更多

新闻中心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