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米替尼Pemigatinib治疗胆管癌的效果如何?客观缓解率是多少?时间:2025-04-24 佩米替尼(Pemigatinib)作为首个获批用于胆管癌的靶向药物,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2/3信号通路,显著改善了FGFR2融合或重排突变的晚期胆管癌患者的预后。多项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其客观缓解率(ORR)达35.5%-3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9-7.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突破17.5个月,远超传统二线治疗的历史平均水平(6-7个月)。 关键词:佩米替尼;胆管癌;FGFR2融合;客观缓解率;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核心数据解析 FIGHT-202研究(Ⅱ期) 客观缓解率(ORR):37%(95% CI:29-45%),包括2.8%完全缓解(CR)和33%部分缓解(PR)。 疾病控制率(DCR):82%(95% CI:75-88%)。 中位PFS:7.0个月(95% CI:6.1-9.6个月)。 中位OS:17.5个月(95% CI:14.5-22.9个月)。 患者群体:纳入146例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系统治疗且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突变的晚期胆管癌患者。 治疗方案:佩米替尼13.5 mg/天,连续14天,停药7天,21天为一周期。 疗效结果: 中国注册临床研究 患者群体:30例可评估的FGFR2融合/重排患者。 疗效结果:ORR达50%(15/30),中位PFS为9.1个月,最长PFS达17个月。 真实世界数据 日本真实世界研究:107例FGFR2融合患者中,ORR为35.5%,中位OS为21.1个月,中位PFS为6.9个月。 亚组分析与长期疗效 亚组分析: 无论既往治疗线数(二线或三线及以上),ORR均超过30%。 不同FGFR2融合伴侣(如BICC1、TACC3)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长期生存: 完全缓解患者中位OS未达到,提示部分患者可能实现长期生存。 安全性与耐受性 常见不良反应: 高磷血症(发生率60%,3-4级占15%)、关节痛(32%)、口腔炎(28%)、低钠血症(25%)。 剂量调整: 因不良反应减量患者比例为18%,停药率为5%。 与传统治疗的对比 指标佩米替尼传统二线化疗 ORR35.5%-37%15%-26% 中位PFS6.9-7.2个月3-4个月 中位OS17.5-21.1个月6-7个月 临床应用建议 基因检测必要性: 治疗前需通过二代测序(NGS)确认FGFR2融合或重排突变,阴性患者获益率不足5%。 治疗时机: 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且疾病进展的晚期患者。 联合治疗探索: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佩米替尼的Ⅱ期研究显示,ORR达10%,中位OS为8.6个月,未来或可进一步提升疗效。 佩米替尼通过精准靶向FGFR2突变,显著改善了胆管癌患者的生存预后,ORR达35.5%-37%,中位OS突破17.5个月,成为FGFR2阳性患者的标准二线治疗方案。 佩米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