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化疗耐药肿瘤患者使用司替戊醇联合顺铂的疗效观察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李某,女性,52岁,因“腹痛伴体重下降2个月”就诊。既往有乳腺癌病史,经手术及辅助化疗后已临床治愈。入院后行腹部增强CT及胃镜检查,确诊为胃腺癌(低分化),病理提示HER2阴性,基因检测未见明确驱动基因突变。影像学检查显示胃体部肿瘤浸润浆膜层,并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T4aN2M1。
治疗经过
患者确诊后,一线治疗采用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6个周期,疗效评估为疾病稳定(SD)。然而,化疗后肿瘤逐渐进展,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及进食困难,复查CT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较前增大。鉴于患者对传统化疗耐药,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尝试司替戊醇联合顺铂的二线治疗方案。
患者于2023年8月开始接受司替戊醇(口服50mg/kg/天,分2次服用)联合顺铂(静脉注射75mg/m²,每3周一次)治疗。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明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但血磷水平轻度升高(5.2mg/dL),通过饮食调整后恢复正常。治疗2个周期后,患者腹痛症状显著减轻,复查CT显示腹膜后淋巴结缩小超过30%,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继续治疗4个周期后,复查PET-CT显示原发灶及转移灶代谢活性明显降低,疗效评估为疾病稳定(SD)。
随访与预后
患者完成司替戊醇联合顺铂治疗6个月后,继续接受司替戊醇单药维持治疗。随访期间,患者生活质量良好,腹痛症状未复发,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均未见明显进展。目前患者已存活超过18个月,显示出较好的生存获益。
本病例提示,司替戊醇联合顺铂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机制,增强顺铂的抗肿瘤活性。司替戊醇作为乳酸脱氢酶(LDHA)抑制剂,可降低肿瘤细胞内乳酸水平,从而抑制同源重组修复(HR)介导的DNA修复。对于化疗耐药的晚期肿瘤患者,该联合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但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
司替戊醇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