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Dravet综合征患儿使用司替戊醇后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的病例分析时间:2025-04-07 病例背景 患儿,男性,3岁,因反复出现癫痫发作就诊。患儿自6个月大时开始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和阵挛性发作,发作频率逐渐增加,且对抗癫痫药物反应不佳。经基因检测,确诊为Dravet综合征,由SCN1A基因突变引起。 初始治疗:患儿曾尝试过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包括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但均未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引入司替戊醇:鉴于患儿对传统抗癫痫药物反应不佳,医生决定引入司替戊醇(Stiripentol)作为辅助治疗。司替戊醇是一种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功能来发挥抗癫痫作用的药物。 剂量调整与监测:初始剂量为每日25mg/kg,分两次服用。治疗初期,医生密切监测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根据患儿的反应,剂量逐渐调整至每日50mg/kg,分三次服用。 疗效评估: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患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了约70%。发作强度和持续时间也有所减轻,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持续治疗与随访:患儿继续接受司替戊醇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截至目前,患儿已持续治疗超过一年,癫痫发作控制良好,且未出现明显的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病例分析 司替戊醇的疗效:本例患儿在使用司替戊醇后,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表明司替戊醇在治疗Dravet综合征中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本例患儿的治疗过程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逐步调整司替戊醇的剂量,并密切监测患儿的反应和不良反应,从而确保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长期治疗与随访的必要性:Dravet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本例患儿在持续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的长期预后。 本例Dravet综合征患儿在使用司替戊醇后,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司替戊醇在治疗Dravet综合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本例也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 司替戊醇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