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评估玛巴洛沙韦在感染B型流感Victoria毒株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病毒变异情况,如何购买该药品?时间:2025-01-14 自玛巴洛沙韦获批以来,针对感染B型流感Victoria(BV)毒株患者的临床数据一直较为匮乏。此类数据的缺失,使得在应对BV感染的临床实践中,缺乏足够的依据来精准评估玛巴洛沙韦的疗效、安全性以及病毒变异情况等关键信息,进而影响了临床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本项观察性研究聚焦于日本 2023 - 2024 年流感季节展开。研究对象涵盖了三类门诊患者,分别为 25 名感染甲型(H1N1)pdm09 流感病毒的患者、36 名感染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患者以及 65 名感染 BV 流感病毒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分别在第 1 天、第 5 天和第 10 天,于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前后收集病毒样本。其中,共有 70 例患者接受了 玛巴洛沙韦 治疗,56 例患者接受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 对于收集到的病毒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经过培养后的分离病毒进行扩增处理,随后进行测序分析,以此来检测是否存在特定的突变。具体而言,针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点检测酸性蛋白(PA) - 氨基酸(AA)E23X/I38X 位点的突变;针对 BV 流感病毒,则着重检测 M34X/I38X 位点的突变。 此外,为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研究通过让患者填写自我报告日记的方式,详细记录发烧及其他相关症状的动态变化。 在对 126 例治疗前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后,并未发现存在 PA - AA 取代现象的病毒。 在接受 玛巴洛沙韦 治疗的队列中,于第 5 天分离出 1 例(占比 7.1%,即 1/14)带有 PA I38F 取代突变的 A(H1N1)pdm09 病毒,以及 2 例(占比 11.1%,即 2/18)带有 PA I38T 取代突变的 A(H3N2)病毒。不过,到了第 10 天,未再分离出此类带有特定突变的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自第 5 天及之后,均未检测到(占比 0%,即 0/37)带有 PA - AA 取代突变的 BV 病毒。 进一步分析病毒分离率发现,无论是接受巴洛沙韦治疗的患者(A(H1N1)pdm09 患者的病毒分离率为 35.1% ,相比之下为 14.3%;甲型(H3N2)患者的病毒分离率为 16.7%),还是接受奥司他韦治疗的患者(A(H1N1)pdm09 患者的病毒分离率为 44.4% ,相比之下为 0%;甲型(H3N2)患者的病毒分离率为 33.3%),BV 患者在第 5 天的病毒分离率均高于甲型流感患者。 另外,对于甲型(H1N1)pdm09 和 A(H3N2)流感患者而言,在接受巴洛沙韦给药后,出现 PA - AA 替代突变的甲型流感患者,其发热持续时间相较于那些未分离出病毒或者感染野生型病毒的患者,在第 5 天时并未明显延长。 与甲型流感病毒情况类似,在针对流感 BV 患者进行治疗前,并未检测到对 玛巴洛沙韦具有耐药性变异的病毒。而且,在给予巴洛沙韦治疗后,虽然出现了 PA - AA 替代突变的甲型流感病毒,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长时间的症状。同时,在给予巴洛沙韦治疗后,并未观察到针对 玛巴洛沙韦 耐药的 BV 变异病毒。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