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沙替尼:治疗白血病的第二代靶向药,疗效、副作用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7-16
达沙替尼作为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关键治疗选择。其疗效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对慢性期CML患者,达沙替尼治疗12个月后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达77%,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的66%;对于加速期患者,达沙替尼的3年总生存率提升至52%,而传统化疗方案仅35%。
机制上,达沙替尼通过强效抑制BCR-ABL融合蛋白活性,阻断白血病细胞增殖信号。相较于伊马替尼,其对BCR-ABL突变体(如T315I)的抑制作用更强,且可穿透血脑屏障,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风险。然而,副作用管理仍是临床挑战。约30%-5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15%-25%患者发生胸腔积液,需定期影像学监测;10%-20%患者报告皮疹或肌肉骨骼疼痛。2025年《血液》杂志研究建议,通过剂量调整(如从100mg/日减至70mg/日)可降低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维持疗效。
达沙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选择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