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甲型流感患者使用玛巴洛沙韦后24小时内症状显著改善的病例
患者背景
患者为38岁女性,2025年2月5日因突发高热(体温39.2℃)、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就诊。患者自述发病前2日曾接触流感确诊患者,流行病学史提示甲型流感可能性高。
诊断依据
临床症状:高热、畏寒、咽痛、咳嗽伴少量白色黏痰,查体示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
实验室检测:鼻咽拭子快速抗原检测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甲型流感病毒核酸Ct值18.3(高载量)。
治疗方案
抗病毒药物:确诊后4小时内给予玛巴洛沙韦80mg单次口服(患者体重65kg,无需剂量调整)。
对症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每日2次控制体温,氨溴索30mg每日3次缓解咳嗽。
疗效观察
体温变化:服药后8小时体温降至38.1℃,24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36.8℃)。
症状缓解:
头痛:服药后12小时缓解;
肌肉酸痛:服药后18小时缓解;
咳嗽、咽痛:服药后48小时明显减轻,痰量减少。
病毒载量:治疗前鼻咽拭子病毒载量1.2×10⁷ copies/mL,治疗后24小时降至5.6×10⁴ copies/mL,48小时后转阴。
安全性监测
不良反应:未出现过敏反应、腹泻或精神神经症状,仅轻度恶心(1级),未予特殊处理。
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因合并细菌感染需服用阿莫西林胶囊,与玛巴洛沙韦间隔2小时服用,未影响疗效。
机制解析
快速抑毒:玛巴洛沙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酸性蛋白(PA)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活性,阻断病毒mRNA合成,服药后24小时内即可使病毒复制减少99%以上。
持久药效:其活性代谢产物巴洛沙韦的半衰期长达99.7小时,单次给药即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5天,覆盖流感病毒复制周期。
临床价值
缩短病程:相比奥司他韦需每日2次连续服用5天,玛巴洛沙韦单次给药即可缩短发热持续时间1.5天,减少家庭内传播风险。
高危人群获益:对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玛巴洛沙韦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住院需求。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