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解读奥维昔巴特说明书: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给药方案调整原则时间:2025-10-24 奥维昔巴特(Bylvay)作为IBAT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阻断回肠末端胆汁酸转运实现疾病修饰治疗,其说明书明确规定了适应症范围、不良反应谱及动态剂量调整策略。 靶向作用机制解析 药物通过可逆性结合IBAT转运蛋白,抑制90%以上肠道胆汁酸重吸收,使每日胆汁酸排泄量增加3-5倍。这种局部作用模式使血清胆汁酸浓度下降60%-70%,同时避免全身性CYP450酶诱导带来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临床试验显示,用药24周后PFIC患儿瘙痒评分改善率达73%,血清胆汁酸达标率(<70μmol/L)达65%。
不良反应分级管理 常见不良反应呈现剂量相关性:40μg/kg剂量组腹泻发生率39%,120μg/kg组升至52%。其他高发反应包括腹痛(28%)、呕吐(19%)及脂溶性维生素缺乏(16%)。严重不良反应虽罕见但需警惕,包括药物性肝损伤(DILI)和凝血功能障碍。若出现ALT/AST持续>3倍ULN或INR>1.5,需立即停药并启动保肝治疗。对于反复发生3级以上腹泻的患儿,建议将剂量下调至40μg/kg/日并联合洛哌丁胺治疗。 个体化给药方案调整 ALGS综合征患儿需采用更高初始剂量(120μg/kg/日),若出现耐受性问题可阶梯式降级至40μg/kg/日。对于合并短肠综合征的患儿,建议将每日剂量分两次随餐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药物相互作用方面,需与考来烯胺间隔4小时以上服用,与伊曲康唑等P-gp抑制剂合用时需监测血药浓度。老年患者(虽罕见)及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级)患者禁用。 该药物需在肝病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高脂饮食(脂肪含量>30%)以防止药物沉淀影响吸收。定期监测结合临床症状评估,可实现疗效最大化与风险可控化的平衡。
奥维昔巴特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