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伐凯泰Mavacamten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机制解析、剂量优化与心功能监测时间:2025-08-11 机制解析:靶向心肌肌球蛋白的精准干预 玛伐凯泰(Mavacamten)作为全球首个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减少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横桥形成,使心肌细胞从“过度收缩”状态转向“超松弛”状态。这一机制直接针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的核心病理——心肌过度收缩导致的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EXPLORER-CN研究显示,治疗30周后,患者Valsalva动作下的LVOT峰值压差较基线下降70.29 mmHg,心脏生物标志物NT-proBNP和hs-cTnI分别降低82%和66%,证实其可显著减轻心脏负荷并改善心肌损伤。 剂量优化:基于心功能与压差的动态调整 玛伐凯泰的剂量调整需严格结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LVOT压差监测结果: 起始剂量:成人推荐2.5 mg/日,口服,无需根据进食调整。 剂量递增:仅当LVEF≥55%且Valsalva LVOT压差≥30 mmHg时,每12周逐步增加剂量至5 mg、10 mg或15 mg。每次加量后4周需随访评估。 剂量暂停/重启:若第4周LVOT压差<20 mmHg,暂停用药至第12周;若LVEF≥50%且无安全性问题,可重新以2.5 mg起始。 剂量下调:LVEF<50%时立即停药,4周后复查;若LVEF恢复至≥50%,以下调剂量(如15 mg→10 mg)重新治疗。 MAVA-LTE长期研究显示,超过180周(3.5年)治疗后,83.5%患者Valsalva LVOT压差仍≥30 mmHg,且剂量调整灵活性与安全性良好。2025年FDA更新标签,允许LVEF≥55%且压差<30 mmHg的维持期患者将超声心动图监测频率从每12周延长至每6个月,进一步优化治疗流程。 心功能监测:黑框警告下的风险管理 玛伐凯泰的说明书明确标注黑框警告,强调其可能导致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监测要点包括: 基线评估:治疗前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认LVEF≥55%,否则禁用。 治疗期间监测:第4、8、12周及后续每3个月复查LVEF和LVOT压差;剂量调整后4-8周内重新评估。 特殊人群:合并严重感染或心律失常(如房颤)时,延迟剂量增加;若发生LVEF<50%,立即中断治疗。 EXPLORER-HCM研究显示,玛伐凯泰组因心衰中断治疗的比例仅2.5%,且长期随访中未出现不可逆性心肌损伤,证实其风险可控。 玛伐凯泰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