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知识 >>其他疾病 >> 获得性耐药性的分子机制:ROS1阳性肺腺癌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详细内容

获得性耐药性的分子机制:ROS1阳性肺腺癌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时间:2024-12-12     作者:医学编辑王明阳   阅读

  ROS1重排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种罕见遗传改变,对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敏感。然而,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可能会发展出获得性耐药性,这限制了TKI的长期疗效。获得性耐药性的机制多种多样,包括ROS1融合基因的二次突变、旁路信号通路的激活(如MET、EGFR等)、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以及药物泵的过度表达等。这些机制的出现使得肿瘤细胞对ROS1抑制剂不再敏感。

360截图20230110163433084.jpg

  本案例研究旨在探讨ROS1重排肺腺癌在接受ROS1抑制剂治疗后获得性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并评估后续治疗策略的有效性。

  患者为一名年轻女性,被诊断出ROS1重排的晚期肺腺癌。初始治疗采用了第一代ROS1抑制剂,患者在治疗初期取得了良好的响应。然而,数月后,患者出现了疾病进展,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大小增加,且出现了新的脑部转移灶。

  为了确定耐药机制,对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了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细胞中出现了MET D1246N 突变,这是一种已知的获得性耐药机制,可以导致ROS1 TKI的耐药。此外,还观察到MET基因的扩增水平降低,这可能与耐药的发生有关。

  基于耐药机制的发现,治疗团队决定采用洛拉替尼联合卡马替尼的治疗方案。洛拉替尼是一种新型的ROS1 TKI,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好的脑穿透能力。卡马替尼是一种MET选择性抑制剂,可以针对MET D1246N 突变产生抑制作用。

  在接受新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和颅外的肿瘤大小明显减小,且新的转移灶消失。此外,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随着治疗的持续,患者的肿瘤再次出现了耐药性。通过对复发时的肿瘤样本进行测序,发现了新的MET D1246N突变和MET扩增的丢失。这表明肿瘤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机制。

  本案例研究表明,ROS1重排肺腺癌在接受ROS1抑制剂治疗后可能会发生获得性耐药性,而MET D1246N 突变和MET基因扩增的丢失可能是耐药的分子机制之一。通过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采用洛拉替尼联合卡马替尼的方案,可以有效克服耐药性,改善患者的预后。

洛拉替尼老挝.jpg

  洛拉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jpg

医药知识
更多

新闻中心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