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恩扎卢胺诱导的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管理病例
患者背景
患者男性,68岁,因前列腺癌伴骨转移(mCRPC)接受恩扎卢胺治疗。既往无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病史,但存在轻度高血压,长期服用氨氯地平控制。
治疗经过与疲劳表现
治疗启动:2023年10月,患者开始口服恩扎卢胺160mg/d,联合戈舍瑞林进行雄激素剥夺治疗(ADT)。
疲劳进展:治疗4周后,患者出现持续性疲劳,表现为晨起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步行距离由500米缩短至200米),并伴有轻度抑郁症状(PHQ-9评分12分)。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115g/L(正常范围130-175g/L),血清睾酮<0.7nmol/L(抑制状态),但未发现贫血或电解质紊乱。
评估与诊断:通过Piper疲劳量表(PFS)评估,患者疲劳严重度评分达7.2分(正常<4分),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恩扎卢胺诱导的疲劳综合征。
管理策略
药物调整:
恩扎卢胺剂量减至120mg/d,并分两次服用(晨80mg、晚40mg),以减少血药浓度波动。
联合使用莫达非尼100mg/d(晨起),改善日间警觉性。
非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每周1次,共8周,重点调整患者对疲劳的认知(如避免过度休息)并制定渐进性活动计划。
运动干预: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配合每周2次抗阻训练(弹力带)。
营养支持: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鱼油胶囊1g/d),补充维生素D(800IU/d)及铁剂(硫酸亚铁325mg/d)。
随访与调整:
治疗8周后,PFS评分降至4.5分,血红蛋白升至128g/L,PHQ-9评分降至7分。
恩扎卢胺剂量维持120mg/d,莫达非尼减量至50mg/d,继续CBT及运动干预。
恩扎卢胺诱导的疲劳综合征需通过药物剂量优化、非药物干预及多学科协作管理。本例患者通过个体化调整实现症状缓解,提示联合治疗策略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据悉,恩扎卢胺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