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舒地尔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缓解率75%的突破性数据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5-15

  贝舒地尔(Belumosudil)作为全球首款靶向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的抑制剂,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本文基于多项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其总缓解率(ORR)达75%的突破性表现,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前景。

  贝舒地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缓解率;ROCK2抑制剂

360截图20240124100955260.jpg

  1. 贝舒地尔的作用机制

  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70%。ROCK2信号通路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中起关键作用,其过度激活导致T辅助细胞(Th17)过度活化及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抑制,引发免疫失衡。贝舒地尔通过特异性抑制ROCK2,下调STAT3磷酸化、增强STAT5磷酸化,从而减少Th17细胞数量并恢复Treg功能,重建免疫稳态。

  2. 临床试验数据

  II期ROCKstar研究

  纳入132例既往接受过2-5线治疗的cGVHD患者,随机分为每日一次200mg组和每日两次200mg组。结果显示:

  最佳总缓解率(ORR)达77%(每日一次组74%,每日两次组77%)。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4周,2年总生存率(OS)为89%。

  6个月无失败生存率(FFS)为75%,显著降低激素用量,甚至停用激素。

  中国单中心研究

  纳入40例cGVHD患者,中位随访16周,ORR为55.0%,中位DOR未达到。其中,17例(42.5%)患者Lee症状量表(LSS)总评分较基线降低≥7分,55%和30%的患者分别降低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剂量。

  法国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纳入68例cGVHD患者,中位随访46个月,最佳ORR为57.3%,6个月和12个月FFS率分别为89.1%和80.4%,中位OS未达到。

  3. 安全性与耐受性

  贝舒地尔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至中度,常见包括感染(≥20%)、乏力、恶心、腹泻等。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如ROCKstar研究中仅1例患者出现致命性多器官衰竭。中国研究显示,大多数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为轻度,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

  4. 临床应用前景

  贝舒地尔于2021年7月在美国获批,2023年8月在中国获批,成为首个靶向ROCK2的cGVHD治疗药物。其疗效优势体现在:

  高缓解率:75%的ORR显著高于传统治疗(如芦可替尼ORR约40%)。

  快速起效:中位起效时间仅5周,91%的应答发生在6个月内。

  免疫保护: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降低复发风险。

  贝舒地尔通过靶向ROCK2通路,在cGVHD治疗中实现了75%的总缓解率,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项临床试验验证,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剂量方案,并探索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贝舒地尔老挝.jpg

  贝舒地尔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123.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