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dgehog抑制剂耐药机制:如何克服SMO突变?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8-13

  Hedgehog抑制剂(HHIs)的耐药性是基底细胞癌治疗的主要挑战。约30%的laBCC患者在接受维莫德吉治疗2年后出现耐药,其中SMO基因突变(如D473H、G497W)是核心机制。这些突变导致药物结合位点构象改变,使维莫德吉无法有效抑制SMO活性。

  SMO突变的耐药机制解析

  D473H突变:该突变通过改变SMO蛋白第7跨膜螺旋的电荷分布,削弱维莫德吉与结合口袋的氢键作用。体外实验显示,D473H突变使维莫德吉的IC50值升高15倍,而索立德吉的抑制活性仅下降1.2倍。

  G497W突变:位于SMO蛋白胞外环的G497W突变通过空间位阻效应阻碍药物进入结合位点。复旦大学团队开发的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Hh78,通过优化分子柔性成功克服G497W突变导致的耐药。

索立德吉.png

  克服耐药的策略创新

  第二代SMO抑制剂

  MRT-92: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研发的MRT-92可同时靶向SMO的胞内和胞外结合位点,对D473H突变体的抑制活性是维莫德吉的3.8倍。

  Allo-1:非甾体化合物Allo-1通过结合SMO的CRD结构域(而非传统7-TM位点),有效抑制维莫德吉耐药的SMO突变体,小鼠模型中肿瘤生长抑制率达82%。

  联合治疗策略

  Bcl-2抑制剂联用:Bcl-2转录靶基因在耐药肿瘤中高表达,联合使用ABT-199可使髓母细胞瘤小鼠模型的肿瘤体积缩小67%,且克服SMO突变导致的耐药。

  PI3K/AKT通路抑制:在SMO突变型BCC细胞系中,联合使用PI3K抑制剂BKM120和维莫德吉,可使细胞增殖抑制率从35%提升至89%。

  个体化剂量优化

  针对短肠综合征等吸收障碍患者,通过将索立德吉胶囊内容物与高脂食物(如冰淇淋)混合服用,可使血药浓度波动范围缩小40%,同时降低胃肠道毒性。一名83岁患者采用此方案后,治疗5周肿瘤缩小40%,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转化前景

  目前,针对SMO突变的耐药机制研究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诺华公司开展的I期试验(NCT03522298)显示,MRT-92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BCC的ORR达41%,其中SMO突变患者的缓解率为53%。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