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达喹啉+普瑞马尼:WHO推荐MDR-TB短程方案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8-13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2年发布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中,正式推荐了由贝达喹啉(Bdq)、普托马尼(Pa)、利奈唑胺(Lzd)和莫西沙星(Mfx)组成的6个月全口服短程治疗方案(BPaLM),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且依从性更优的治疗选择。

  方案构成与适用人群

  BPaLM方案的核心药物组合具有协同抗菌机制:贝达喹啉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阻断能量代谢,普托马尼作为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干扰细菌氧化还原平衡,利奈唑胺抑制蛋白质合成,莫西沙星阻断DNA复制。该方案适用于年龄>14岁、无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或广泛播散性结核、对方案中任一药物无过敏史、非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且未怀孕的MDR-TB患者。若治疗中检测到喹诺酮耐药,则停用莫西沙星并调整为BPaL方案(不含莫西沙星)。

贝达喹啉.jpg

  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多项研究证实了BPaLM方案的高效性。在南非开展的Nix-TB试验中,207例XDR-TB患者接受BPaL方案(不含莫西沙星)治疗,24周时痰培养转阴率达89%,治疗成功率66%,显著高于传统方案的34%。中国多中心研究纳入280例患者,BPaLM方案治疗24周痰培养转阴率达80%,治疗结束时空洞闭合率68%,病灶吸收率81%,且复发率接近0%。安全性方面,该方案因不良反应停药的比例仅2.2%,远低于传统方案的15%-20%。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8%-12%)、周围神经炎(利奈唑胺相关,10%-15%)和皮肤色素沉着(氯法齐明相关,20%-30%),但通过剂量调整和辅助治疗均可控制。

  方案优势与全球推广

  BPaLM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短程、高效、安全、便捷”:疗程缩短至6个月,患者每日服药3-4粒,依从性显著提升;综合有效率超过90%,复发率低于1%;药物相互作用少,无需注射剂,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截至2024年底,全球30个高负担国家中已有24个实施该方案。中国作为MDR-TB高负担国家,2023年普托马尼获批上市后,预计2025年将全面覆盖BPaLM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

结尾图片.jpg

  贝达喹啉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