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珠单抗Mirikizumab的长期维持治疗:每4周 vs 每8周给药的疗效差异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8-05

  米利珠单抗(Mirikizumab)作为全球首个靶向IL-23p19亚基的单克隆抗体,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长期维持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其给药间隔的优化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本文基于LUCENT-3长期扩展研究及VIVID-2克罗恩病(CD)研究数据,系统对比每4周与每8周给药方案的疗效差异。

headkonmed (13).png

  一、UC患者每4周给药:持续缓解的基石

  在LUCENT-3研究中,完成LUCENT-2维持治疗(每4周给药)的UC患者进入长期扩展阶段后,继续以每4周200mg剂量维持治疗。结果显示:

  临床缓解率:第3年时,81%的患者维持临床缓解,较第1年(51%)进一步提升,表明长期治疗可强化疗效;

  内镜缓解率:82%的患者实现内镜缓解,黏膜愈合率达72%,显著高于历史对照数据(传统疗法黏膜愈合率约30%-40%);

  症状控制:肠道急迫症状评分较基线降低75%,且无皮质类固醇依赖,患者生活质量评分(IBDQ)提升至190分(满分210分),接近健康人群水平。

  每4周给药方案通过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持续抑制IL-23介导的炎症通路,从而减少疾病复发风险。研究显示,中断治疗的患者12周内复发率高达65%,而持续治疗者复发率仅12%。

  二、CD患者每8周给药:探索个体化治疗边界

  在VIVID-2研究中,克罗恩病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每4周或每8周给药组(剂量均为300mg静脉诱导后,每8周200mg皮下维持)。结果显示:

  临床应答率:第52周时,每8周组应答率(CDAI评分下降≥100)为89%,与每4周组(92%)无统计学差异(p=0.45);

  内镜缓解率:每8周组内镜缓解率(SES-CD评分≤2)为45%,略低于每4周组的51%,但差异不显著(p=0.12);

  安全性优势:每8周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8.7%)显著低于每4周组(12.3%),尤其是感染相关事件(3.1% vs 6.5%)。

  每8周给药方案通过延长给药间隔,减少注射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研究显示,每8周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TSQM-9)较每4周组提升15%,停药率降低40%。

  三、机制与临床决策: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米利珠单抗的半衰期为25-30天,每4周给药可维持血药浓度在有效阈值(≥1μg/mL)以上,而每8周给药在部分患者中可能出现浓度波动。临床决策需考虑:

  疾病严重程度:中重度活动期患者建议优先选择每4周方案,以快速控制炎症;

  合并症风险:老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每8周方案可降低感染风险;

  患者偏好:对注射恐惧或生活节奏紧张者,每8周方案可提高治疗持续性。

海德康(1).pn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