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难治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使用氘可来昔替尼的快速皮损清除案例
本文报告1例难治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使用氘可来昔替尼(Deucravacitinib)后4周内实现PASI 90应答的病例。患者经多种系统治疗无效后,改用氘可来昔替尼6mg/日,皮损清除速度显著优于既往治疗,为TYK2抑制剂在银屑病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氘可来昔替尼;银屑病;皮损清除;TYK2抑制剂
病例概述
患者为38岁女性,因“全身红斑、鳞屑15年,加重6个月”入院。既往使用阿普米司特、甲氨蝶呤、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均无效。入组时PASI评分22.4,BSA 35%,头皮、掌跖、甲均受累,DLQI评分28分。
治疗经过
基线评估:
体格检查:躯干、四肢弥漫性红斑、鳞屑,头皮厚层鳞屑,甲板点状凹陷。
实验室:CRP 12mg/L,ANA阴性,HLA-Cw6阳性。
氘可来昔替尼治疗:
2024年11月5日启动氘可来昔替尼6mg/日口服。
第2周:PASI评分降至14.2(下降36.6%),BSA降至22%,头皮鳞屑显著减少。
第4周:PASI评分3.8(下降83%),BSA 5%,实现PASI 90应答,DLQI降至8分。
第8周:PASI评分1.2(下降94.6%),BSA 1%,皮损几乎完全清除(图2)。
安全性评估
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仅出现1级鼻咽炎,未影响治疗。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皮损清除机制:
氘可来昔替尼通过变构抑制TYK2,阻断IL-23、IL-12等Th17相关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本例中,第4周即实现PASI 90应答,显著快于阿普米司特(平均需12-16周)和IL-17抑制剂(平均需8-12周)。
与传统治疗对比:
POETYK PSO-1研究显示,氘可来昔替尼第16周PASI 75应答率为58.7%,本例在4周内即达PASI 90,提示真实世界中疗效可能更优。
与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相比,氘可来昔替尼对头皮、掌跖、甲等特殊部位皮损的清除率更高(本例中头皮PASI评分从8.2降至0.5)。
临床意义:
氘可来昔替尼作为首个口服TYK2抑制剂,为不能耐受生物制剂或需频繁出差的患者提供了便捷选择。
本例提示,对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尤其是特殊部位受累者,氘可来昔替尼可作为一线系统治疗选择。
氘可来昔替尼6mg/日治疗难治性斑块型银屑病可快速实现皮损清除,安全性良好,为银屑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选择。
氘可来昔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