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治疗新机制——达利雷生Daridorexant双重阻断食欲素受体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11-10

  失眠症作为全球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传统治疗药物如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镇静剂虽能缩短入睡时间,却常伴随次日嗜睡、认知功能下降等副作用,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达利雷生(Daridorexant)的出现,为失眠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通过双重阻断食欲素受体,精准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在改善睡眠质量的同时减少日间残留效应。

达利雷生(1).png

  食欲素(Orexin)是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其A、B两种受体(OX1R、OX2R)在维持觉醒状态中起关键作用。失眠患者常因食欲素系统过度活跃,导致入睡困难、夜间频繁觉醒或早醒。达利雷生作为全球首款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通过同时抑制OX1R和OX2R,降低大脑觉醒中枢的兴奋性,从而诱导自然睡眠状态。与传统药物“强制镇静”不同,达利雷生更像“睡眠开关”,帮助患者恢复生理性睡眠节律。

  临床实践中,达利雷生的作用机制优势显著。它不作用于GABA受体,因此避免了苯二氮䓬类药物导致的肌肉松弛、记忆损伤等副作用。患者服用后,入睡时间缩短,夜间觉醒次数减少,且睡眠结构更接近自然状态——深睡眠和REM睡眠比例增加,有助于体力恢复和认知功能巩固。例如,一位长期受失眠困扰的教师反馈,使用达利雷生后,不仅夜间睡眠更连续,次日晨起后头脑清晰,课堂表现显著提升。

  安全性方面,达利雷生的不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常见头痛、嗜睡(多见于用药初期)和鼻咽炎,严重不良反应罕见。其半衰期适中(约8小时),既保证夜间疗效,又避免次日残留效应。医生建议睡前30分钟服用,剂量根据个体耐受性调整,老年患者或肝功能不全者需减量使用。

  达利雷生的上市标志着失眠治疗从“症状控制”向“机制调节”的转变。通过精准干预食欲素系统,它为失眠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符合生理需求的治疗选择。目前,该药物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成为慢性失眠患者的一线推荐方案之一。

结尾图片.jpg

  据悉,达利雷生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