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起始剂量:尼拉帕利基于体重和血小板计数的创新给药方案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9-12

  传统PARP抑制剂采用固定剂量(300mg/d),导致亚洲患者因体重较轻和血小板计数偏低出现更高比例的血液学毒性。尼拉帕利(尼拉帕尼通过首创的个体化起始剂量(ISD)方案,将治疗中断率从29.5%降至12.3%,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精准平衡。

  剂量优化依据:PRIMA研究亚组分析

  国际Ⅲ期PRIMA研究纳入733例新诊断晚期卵巢癌患者,发现基线体重<77kg或血小板<150×10⁹/L者接受300mg/d治疗时:

  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达33.8%;

尼拉帕尼.png

  因不良反应停药率高达14.7%。

  后续RADAR分析证实,该人群接受200mg/d治疗时: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降至11.3%;

  中位PFS仍达19.3个月(安慰剂组8.3个月,HR=0.48)。

  中国方案创新:NORA与PRIME研究实践

  中国学者主导的两项里程碑研究确立了ISD方案的标准:

  NORA研究(PSROC):采用ISD使整体人群中位PFS达18.3个月,因不良反应停药率仅4%;

  PRIME研究(新诊断):纳入384例患者,ISD组中位PFS达24.8个月(安慰剂组8.3个月),3级以上贫血发生率从固定剂量的22.1%降至9.7%。

  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验证其优势:广西医科大学报道一例BRCA野生型Ⅳ期患者,接受200mg/d治疗实现29个月PFS,CA125持续正常;RENE-1研究纳入227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ISD方案未新增安全性信号。

  剂量调整标准:动态监测与分层管理

  ISD方案实施需遵循以下原则:

  初始剂量:体重<77kg或血小板<150×10⁹/L者200mg/d,其余300mg/d;

  监测频率:第1个月每周全血细胞计数,随后11个月每月监测,之后每3个月复查;

  调整标准

  ≥3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暂停用药至≥9g/dL或≥1.5×10⁹/L,减量至200mg/d或100mg/d;

  ≥3级血小板减少:暂停用药至≥75×10⁹/L,以200mg/d重启,若复发则减至100mg/d。

  全球影响:从中国智慧到国际标准

  ISD方案已被写入2025年ESMO卵巢癌指南,日本《卵巢癌治疗专家共识》明确推荐其用于亚洲人群。美国SGO年会公布的OVARIO研究显示,尼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时采用ISD,可使HRD阴性患者中位PFS延长至14.2个月,较固定剂量提升3.1个月。

  该方案的成功实践,标志着PARP抑制剂治疗进入“量体裁衣”时代,为卵巢癌慢病化管理提供了关键工具。随着代谢组学和AI剂量预测模型的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结尾图片.jpg

  尼拉帕利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