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jemda:针对小儿低级神经胶质瘤的精准治疗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9-02

  小儿低级神经胶质瘤(pLGG)虽预后较好,但复发患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BRAF基因变异是pLGG的核心驱动因素,其中BRAF融合/重排占70%—80%,BRAF V600突变占20%。Ojemda作为首款泛RAF抑制剂,通过精准阻断MAPK通路,重新定义了pLGG治疗标准。

  精准靶向:覆盖BRAF变异全谱系

  传统BRAF抑制剂(如达拉非尼)仅对V600突变有效,且需联合MEK抑制剂(如曲美替尼)以克服耐药性。Ojemda通过II型抑制机制,同时靶向BRAF融合蛋白和野生型RAF,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对BRAF V600E、KIAA1549-BRAF融合及CRAF驱动的肿瘤均具有抑制活性。FIREFLY-1试验中,BRAF融合/重排患者的ORR(52%)与V600突变患者(50%)相当,验证了其泛靶点优势。

托沃拉非尼(1)Ojemda.jpg

  疗效持久:突破复发患者治疗瓶颈

  复发/难治性pLGG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通常不足6个月。Ojemda治疗的中位DOR达13.8个月,显著优于历史对照(化疗中位PFS 3—5个月)。亚组分析显示,既往接受MAPK靶向治疗患者仍能从Ojemda获益(ORR 49%),提示其可克服部分耐药机制。此外,Ojemda的口服给药方式(每周一次)提高了治疗依从性,66%患者持续治疗超1年。

  pLGG患儿需长期随访以监测治疗相关副作用,如生长迟缓(发生率15%)和内分泌紊乱。Ojemda治疗期间需每3个月检测肝功能(ALT/AST)和电解质(磷酸盐、钾),每年评估骨龄和激素水平。对于BRAF融合相关神经纤维瘤病风险增加的患者,建议联合MRI监测。

  III期FIREFLY-2试验正在比较Ojemda单药与标准化疗(卡铂+长春新碱)在初治pLGG中的疗效。中期分析显示,Ojemda组1年PFS率达82%,显著高于化疗组(65%)。若最终数据阳性,Ojemda有望成为pLGG一线治疗新标准,彻底改变这一慢性疾病的管理模式。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