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替尼联合贝伐单抗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36个月PFS率与脑转移控制新数据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8-29

  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领域,阿来替尼作为第二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中枢神经系统穿透性,已成为一线治疗的标准选择。然而,仍有约25%的患者在靶向治疗首年内出现疾病进展,且中枢神经系统(CNS)是常见的复发部位。为突破这一瓶颈,墨西哥国家肿瘤研究所开展的ALEK-B II期试验(NCT03779191),首次揭示了阿来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的协同增效潜力。

艾乐替尼阿来替尼.jpg

  36个月PFS率突破60%,生存获益显著

  ALEK-B试验纳入41例初治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其中17.1%基线存在脑转移。患者接受阿来替尼(600mg BID)联合贝伐珠单抗(15mg/kg,每3周一次)治疗,中位随访34.5个月时,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达97.1%,36个月PFS率仍维持在64.2%,总生存率(OS)达87.9%。这一数据远超阿来替尼单药的历史表现——ALEX研究中,阿来替尼单药12个月PFS率为76%,36个月PFS率未达60%。联合方案通过双重阻断ALK与VEGF信号通路,显著延缓了耐药机制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持久的疾病控制。

  脑转移控制: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防”

  ALK阳性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达30%-40%,而传统ALK-TKI单药治疗难以完全阻断CNS进展。ALEK-B试验中,基线存在脑转移的7例患者中,85.7%实现颅内缓解(ICR),3例达到完全颅内缓解(CR);36个月颅内无进展生存率(icPFS)达87.8%,且无基线脑转移患者的新发脑转移累积发生率仅8.8%,显著低于阿来替尼单药历史数据(16%)。这一突破得益于贝伐珠单抗对血脑屏障的修复作用——通过抑制VEGF信号通路,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强药物在CNS的渗透,同时降低脑水肿风险。

  安全性可控,长期治疗耐受性良好

  联合方案的不良事件(AE)以1-2级为主,3-4级AE发生率为46.3%,主要包括蛋白尿(22.0%)、肝酶升高(ALT 17.1%、AST 9.8%)和高血压(12.2%)。尽管43.9%的患者因蛋白尿停用贝伐珠单抗,但阿来替尼单药治疗未受显著影响,且患者生活质量(QoL)在治疗12个月时显著改善并持续至36个月。这一安全性特征支持联合方案作为长期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临床意义与未来方向

  ALEK-B试验首次证实,阿来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显著延长ALK阳性NSCLC患者的PFS和OS,并实现高效的CNS保护。尽管与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的头对头比较仍需进一步研究,但该联合方案为无法获取新型药物或存在合并症的患者提供了重要治疗选择。未来需开展III期随机对照试验,明确其在高风险亚组(如TP53突变、CDKN2A/B缺失)中的价值,并探索优化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剂量与疗程,以平衡疗效与毒性。

结尾图片1.jpg

  据悉,阿来替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