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特莫韦片中国申报上市:儿童移植后CMV预防有效率提升60%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8-15

  2025年3月,默沙东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提交了来特莫韦微片剂型的上市申请,这一创新剂型专为6个月以上、体重≥6kg的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设计,旨在填补儿童巨细胞病毒(CMV)预防领域的空白。此前,儿童HSCT后CMV感染的防控长期依赖“抢先治疗”模式,但传统药物如更昔洛韦的骨髓抑制风险使低龄、低体重患儿的用药选择极为有限。来特莫韦的申报上市,标志着中国儿童CMV预防正式迈入“主动防御”时代。

莱特莫韦来特.jpg

  临床数据:预防有效率提升60%的硬核证据

  全球Ⅲ期临床试验显示,来特莫韦可将HSCT受者移植后24周内的CMV感染率从安慰剂组的61%降至38%,预防有效率提升60%。在儿童亚组中,这一数据进一步优化:6个月至12岁患儿的CMV感染率较传统方案降低52%,且CMV病发生率下降57.3%。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亦验证其疗效,北京儿童医院对32例低体重(<15kg)患儿的追踪显示,使用来特莫韦后,CMV病毒载量在2周内下降超90%,且无1例出现严重骨髓抑制。

  机制突破:靶向病毒末端酶,避免宿主细胞损伤

  来特莫韦的作用机制是其高效低毒的核心。传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通过抑制CMV DNA聚合酶发挥作用,但会干扰宿主细胞DNA合成,导致骨髓抑制、肾毒性等副作用。而来特莫韦作为全球首个非核苷类CMV抑制剂,特异性靶向病毒DNA终止酶复合物,阻断病毒DNA的加工与包装过程,对宿主细胞DNA聚合酶无影响。这一机制使其在儿童患者中表现出色:全球耐药突变率<1%,且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环孢素)无显著相互作用,减少了用药复杂性和不良反应风险。

  儿童适应症:填补临床空白,降低长期并发症

  中国HSCT患者中,儿童占比约25%,且由于免疫系统未成熟,其CMV再激活风险较成人高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秦茂权教授指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患儿是CMV再激活的高危人群,但传统“抢先治疗”模式常因治疗延迟导致间质性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来特莫韦的主动预防策略可显著降低这些风险:临床试验中,预防组患儿的全因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12%,移植后1年生存率提升至89%。

结尾图片1.jpg

  来特莫韦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