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达替尼在耐药性尿路上皮癌中的长期生存获益与管理策略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8-14

  尽管厄达替尼显著改善FGFR突变尿路上皮癌预后,但治疗耐药仍是不容忽视的挑战。研究显示,中位耐药时间为11-13个月,主要机制包括FGFR激酶结构域二次突变(如V561F)和PI3K/mTOR通路激活。

厄达替尼原研药.png

  耐药后生存数据:联合治疗突破瓶颈

  NORSE研究:厄达替尼联合PD-1抑制剂西特利木单抗(Cetrelimab)治疗一线免疫耐药患者,ORR达55%(厄达替尼单药45%),中位PFS 11个月(单药5.5个月),中位OS 20.8个月(单药16个月)。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提升至14%,且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未显著增加。

  RAGNAR篮子试验:纳入29种FGFR突变实体瘤患者,厄达替尼在唾液腺癌(ORR 100%)、子宫内膜癌(ORR 50%)和胆管癌(ORR 50%)中展现跨癌种疗效。其中,尿路上皮癌耐药患者接受厄达替尼联合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ORR达28%,中位PFS 7.2个月。

  耐药管理策略:精准监测与个体化干预

  动态监测技术:基于ctDNA的FGFR突变检测可提前4-6周预测耐药,指导治疗调整。例如,1例患者在厄达替尼治疗10个月后ctDNA检测到FGFR3-V561F突变,及时切换至Futibatinib(不可逆FGFR抑制剂)后获得持续缓解。

  剂量优化方案:针对高磷血症(发生率80%),采用“起始8mg/日+血磷监测”策略,若14-21天血磷<5.5mg/dL则增至9mg/日。研究显示,剂量优化组治疗中断率从24%降至12%,3级以上不良事件减少40%。

  多学科协作模式:建立包含肿瘤内科、眼科和营养科的MDT团队,通过定期视力监测(干眼症发生率25%)和低磷饮食指导,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从35%降至18%。

结尾图片1.jpg

  厄达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