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特昔替尼成功治疗难治性斑秃合并特应性皮炎病例分享
患者男性,16岁,因“头皮斑片状脱发伴全身瘙痒3年”就诊。既往有特应性皮炎病史,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抗组胺药,但症状反复。查体显示头皮多处斑片状脱发(SALT评分85%),躯干及四肢可见红斑、丘疹,伴抓痕及结痂。实验室检查示IgE水平升高(1200IU/mL),过敏原检测提示尘螨过敏。诊断为重度斑秃合并特应性皮炎。
治疗经过
初始治疗:予利特昔替尼50mg/日口服,联合局部外用他克莫司软膏(0.1%)治疗特应性皮炎。
疗效评估:
第4周:头皮瘙痒减轻,特应性皮炎皮损面积减少30%,SALT评分降至78%;
第12周:头皮出现细小绒毛,特应性皮炎完全缓解,SALT评分降至50%;
第24周:头皮毛发覆盖率达80%,眉毛及睫毛部分再生,SALT评分降至15%,患者对毛发生长满意度评分(PGI-C)为“显著改善”。
安全性监测:治疗期间出现轻度头痛(自行缓解),未发生感染、肝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讨论与启示
机制协同:利特昔替尼作为JAK3/TEC激酶抑制剂,可同时阻断γ链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活化,从而减少毛囊免疫攻击(斑秃)及皮肤炎症(特应性皮炎)。本例中,利特昔替尼对两种疾病的协同作用体现了JAK抑制剂在合并症治疗中的潜力。
剂量选择:青少年患者(12-17岁)使用利特昔替尼50mg/日的安全性与成人相当,本例中未出现生长发育相关不良反应。
长期管理:斑秃合并特应性皮炎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毛发再生情况及皮肤症状复发。本例患者在治疗24周后维持利特昔替尼50mg/日,计划继续治疗至48周以巩固疗效。
个体化治疗:对于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的患者,JAK抑制剂可能成为一线选择,但需权衡感染风险,尤其是长期使用者。
利特昔替尼在难治性斑秃合并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利特昔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