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奎妥单抗 vs. 其他双抗药物: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如何选择?

作者: 医学编辑李可艾 2025-05-12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已进入双特异性抗体(双抗)时代,塔奎妥单抗(Teclistamab)与Elranatamab、Talquetamab等新药通过靶向BCMA/CD3或GPRC5D/CD3通路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但不同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及患者适用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360截图20240124100725527.jpg

  疗效对比中,塔奎妥单抗凭借其高亲和力(对BCMA的解离常数达0.19nM)展现出快速起效优势,临床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上治疗患者总体缓解率(ORR)达6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8.4个月,显著优于传统三药方案(ORR 40%-50%)。Elranatamab则通过皮下注射(而非塔奎妥单抗的静脉给药)降低CRS风险,但ORR略低(61%),且需警惕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32%)。Talquetamab靶向GPRC5D,在BCMA阴性患者中ORR仍可达73%,但3级以上皮疹发生率高达28%,限制了其长期使用。

  安全性差异是选择的关键考量。塔奎妥单抗的CRS发生率为72%,但≥3级仅占6%,通过“三步给药法”(第1周期第1天1mg,第4天30μg/kg,第8天及以后0.72mg/kg)可有效控制。Elranatamab的CRS发生率为58%,但因皮下注射吸收缓慢,症状多局限于1-2级。Talquetamab的免疫相关毒性更突出,除皮疹外,3级以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达19%,需每日使用含氟漱口水预防。此外,塔奎妥单抗可能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以上35%),需每周监测血常规并预防性使用G-CSF。

  患者分层策略需结合疾病特征与耐受性。对于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患者,塔奎妥单抗无需调整剂量,而Elranatamab需减少25%给药量;合并感染风险者(如既往有严重带状疱疹病史)应优先选择塔奎妥单抗,因其T细胞激活强度低于Talquetamab。若患者已出现BCMA靶点逃逸(如CAR-T治疗后复发),Talquetamab是更优选择,但需警惕交叉耐药。

海德康(1).pn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