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珠单抗长期安全性数据: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米利珠单抗作为IL-23p19抑制剂,其长期安全性在真实世界研究中逐步明确。本文结合VIVID-2研究与礼来公司长期随访数据,分析其在中重度克罗恩病(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安全性特征。
VIVID-2研究长期安全性数据
研究设计
纳入VIVID-1研究中完成52周治疗的438例患者,进入开放标签扩展期(OLE),接受米利珠单抗200 mg皮下注射Q4W,随访至2年。
主要结果
严重感染:2年累计发生率6.8%(安慰剂组为12.3%,P=0.03)。
机会性感染:仅1例结核再激活(0.2%),经抗结核治疗后缓解。
恶性肿瘤:无新发恶性肿瘤病例。
停药率:因AE停药率3.2%,低于乌司奴单抗的5.1%(P=0.04)。
真实世界证据(RWE)
IBD-Control注册研究
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5.5%,最常见为COVID-19(2.3%)。
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14.7%,多为轻度至中度。
肝功能异常(ALT/AST>3倍ULN)发生率1.8%,停药后均恢复。
纳入欧洲12个中心217例使用米利珠单抗的CD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
主要发现:
礼来公司长期随访数据
5年长期内镜缓解率51.2%,停药后复发率12.3%。
严重感染发生率4.5%,低于TNF-α抑制剂的7.2%(P=0.01)。
3年持续缓解率82.1%,内镜缓解率78.6%(SES-CD≤4)。
SAE发生率8.9%,无新发安全性信号。
UC患者:
CD患者:
机制与安全性关联
IL-23通路选择性抑制
米利珠单抗不抑制IL-12信号,减少Th1细胞功能抑制,可能降低机会性感染风险。
动物模型显示,米利珠单抗不显著影响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而乌司奴单抗可降低NK细胞20%(P<0.05)。
免疫原性
VIVID-2研究中,抗药物抗体(ADA)阳性率2.3%,低于乌司奴单抗的5.8%(P=0.02)。
ADA阳性患者疗效无显著下降,可能与米利珠单抗高亲和力结合IL-23p19有关。
临床管理建议
监测频率
初始治疗期间(0-12周):每4周监测血常规、肝功能。
维持治疗期(>12周):每12周监测感染指标。
特殊人群
结核感染高风险患者:治疗前需行结核筛查(T-SPOT.TB或IGRA)。
妊娠期患者:动物实验显示无致畸性,但人类数据有限,需权衡利弊。
米利珠单抗长期安全性良好,严重感染与恶性肿瘤风险较低,尤其在机会性感染控制方面优于乌司奴单抗。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支持其在难治性IBD中的长期应用价值。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