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严重感染与血栓:乌帕替尼Upadacitinib安全性深度解析与风险人群筛查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11-04

  乌帕替尼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发挥疗效,但可能增加感染、血脂异常及血栓风险。其安全性管理需结合风险人群筛查与动态监测。

  严重感染风险

  乌帕替尼可能抑制免疫系统,增加带状疱疹、结核病及机会性感染风险。用药前需筛查结核病史,进行胸部X光及结核菌素试验;乙肝/丙肝患者需评估肝功基线。治疗期间若出现发热、咳嗽或持续性头痛,需立即停药并排查感染。

乌帕替尼(1).jpg

  血栓与心血管风险

  尽管乌帕替尼的血栓事件发生率较低,但老年、肥胖或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用药前应评估血栓风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治疗期间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

  血脂异常管理

  乌帕替尼可能升高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初始治疗4周后需检测血脂,若LDL>3.4mmol/L,可联合他汀类药物干预。

  风险人群筛查与监测

  高龄患者(≥65岁):感染风险增加,需缩短监测间隔至每2周一次。

  肝肾功能不全者:轻中度肝损患者无需调量,但严重肝损(Child-Pugh C级)或终末期肾病患者禁用。

  免疫抑制状态: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感染风险倍增,需加强预防措施(如避免活疫苗接种)。

  血栓高危人群: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病史或家族史者,用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治疗期间建议穿戴弹力袜。

  患者教育要点

  用药期间避免生食、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降低感染暴露风险。

  每日监测体温,若≥38℃持续24小时需立即就医。

  定期复查血常规,若中性粒细胞<1000/mm³或淋巴细胞<500/mm³,需暂停用药。

  长期使用者建议每年进行心脏超声及下肢静脉超声筛查。

  乌帕替尼的疗效与安全性需通过个体化用药方案及严密监测实现平衡。医生应根据患者适应症、合并症及实验室指标动态调整剂量,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并主动报告异常症状,以最大化治疗获益。

结尾图片1.jpg

  乌帕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