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昔巴特:PFIC与ALGS患者瘙痒治疗的新突破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和Alagille综合征(ALGS)是两种罕见的遗传性肝病,患者常因胆汁酸代谢异常引发顽固性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手段有限,而奥维昔巴特(商品名Bylvay)作为全球首款回肠胆汁酸转运体(IBAT)抑制剂,通过靶向阻断胆汁酸肠肝循环,为这两类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方案。
一、PFIC治疗:从机制到临床的双重验证
PFIC患者因基因突变导致胆汁酸分泌障碍,血清胆汁酸(sBA)水平可高达正常值的10-20倍,引发剧烈瘙痒、黄疸及肝纤维化。奥维昔巴特通过强效抑制回肠末端IBAT转运体,减少90%以上胆汁酸重吸收,直接降低体循环和肝内胆汁酸浓度。
PEDFIC-1研究(双盲随机对照)纳入62例6个月至15.9岁PFIC患者,结果显示:
24周时,奥维昔巴特组瘙痒评分(ObsRO)较基线降低1分,sBA水平下降104μmol/L,而安慰剂组无显著变化;
72周开放标签扩展研究(PEDFIC-2)中,61%患者瘙痒评分持续降低≥1分,sBA平均下降57.97μmol/L,且身高标准差评分(SDS)从-2.1提升至-1.5,体重SDS从-1.8提升至-1.2,证明长期治疗可逆转生长迟缓。
亚型分析显示,PFIC 2型患者sBA降幅最大(平均-120μmol/L),而PFIC 1/3型患者瘙痒评分改善更显著(平均-1.8分),且睡眠质量提升(入睡困难天数从74%降至32%)。
二、ALGS治疗:扩展适应症的临床证据
ALGS患者因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淤积,瘙痒发生率高达85%,且常伴发心血管畸形。奥维昔巴特于2023年获FDA批准用于12月龄以上ALGS患者,基于ASSERT研究(III期安慰剂对照)数据:
24周时,93%患者瘙痒评分降低≥1分,sBA水平平均下降124μmol/L;
开放标签扩展研究(ASSERT-EXT)中,77%从安慰剂转为奥维昔巴特的患者在72周时瘙痒评分持续改善,sBA水平进一步下降139μmol/L,且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重SDS)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ALGS患者中仅2%因不良反应停药,远低于胆道分流手术的30%再手术率,凸显其安全性优势。
奥维昔巴特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