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莫林在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中的真实世界疗效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8-06

  日本真实世界研究纳入1282例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患者,中位年龄72岁,63.4%为男性,41.8%的ECOG评分≥2分。治疗12周后,阿那莫林组体重增加≥2%的比例达57%,显著优于历史对照组(安慰剂组18%,P<0.001)。

360截图20221128200905514.jpg

  体重与肌肉质量改善

  瘦体重(LBM)增加:低BMI患者(<18.5kg/m²)LBM平均增加1.71kg,正常/高BMI患者增加1.47kg。Ⅲ期试验ONO-7643-04显示,阿那莫林组LBM增加率是对照组的2.8倍(47.2% vs. 14.9%)。

  脂肪质量(FM)恢复:低BMI患者FM增加1.66kg,其中BMI<16kg/m²的终末期患者FM恢复率达62%。

  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提升

  活动能力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50米(P=0.003),ECOG评分改善率14.8%,维持率67.0%。

  食欲与疲劳缓解:治疗3周后,57%患者食物摄入量增加;12周时,FAACT食欲评分提高4.9分(满分48分),疲劳评分下降30%。

  长期生存获益

  真实世界数据显示,阿那莫林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延长2.3个月(9.1 vs. 6.8个月,P=0.04),化疗完成率从58%提升至72%。东京癌症中心追踪的200例患者中,36%患者持续用药超6个月,其中12例生存期突破2年。

  亚组疗效差异

  驱动基因突变患者:EGFR突变患者体重增加率(62%)显著高于ALK融合患者(48%),可能与EGFR-TKI治疗导致的肌肉消耗更严重相关。

  PD-L1表达水平:PD-L1≥50%患者LBM增加1.9kg,显著优于PD-L1<1%患者(1.2kg,P=0.01),提示免疫微环境可能影响药物响应。

  安全性与治疗中断

  真实世界研究中,12.6%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其中高血糖(4.2%)和传导阻滞(0.7%)为主要原因。Ⅲ期试验显示,阿那莫林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28%)与安慰剂组(24%)无显著差异,但心脏事件需重点关注。

  阿那莫林在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体重恢复、功能改善及生存获益,尤其适用于低BMI、驱动基因突变及PD-L1高表达患者。严格的高血糖与心血管监测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阿那莫林小图.pn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