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对完全切除的非淋巴结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替加氟/尿嘧啶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
随着奥希替尼等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体的辅助治疗在未来可能扩展到早期I期非小细胞肺癌,其将与日本目前的治疗标准——口服替加氟/尿嘧啶(UFT)辅助治疗产生竞争。然而,EGFR突变状态对UFT辅助治疗效果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纳入了1812例完全切除的腺癌患者,均诊断为病理I期(T1>2cm,根据TNM分类第六版),且保留器官功能,无其他癌症病史。研究的主要终点是5年无病生存率(DFS率),我们比较了根据UFT辅助治疗和EGFR突变状态分类的四组患者之间的DFS率。
在933例(51%)EGFR突变患者中,394例接受了辅助UFT治疗;在879名(49%)无EGFR突变的患者中,393名接受了辅助UFT治疗。UFT+/EGFR+组和UFT-/EGFR+组的5年DFS分别为82.0%和87.1%,而UFT+/EGFR-组和UFT-/EGFR-组的5年DFS分别为80.0%和86.9%。统计分析显示,UFT+组的DFS显著劣于UFT-组(P=0.015)。然而,无论EGFR突变状态如何,辅助UFT治疗均不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对于具有EGFR突变的病理I期(>2 cm)肺腺癌患者,本研究未观察到辅助UFT治疗带来的生存获益。这一发现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优化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策略。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